2007年6月7日 星期四

正義與平衡

對的事情就應該受到支持,對嗎?

一組比較想認真做事的候選人,與一組比較想爭奪權力的候選人,理所當然應該支持做事的,對嗎?

一個為了正義而出兵的國家,與一個固執抵抗的國家,我們該支持正義的一方嗎?

我原先以為這些答案是很明顯的。一個人該有自己堅持的原則,運用自己獨立的價值觀判斷,去選擇自己認為對的一方支持。我支持對的一方,支持想要做事的候選人,支持為了正義而出兵的國家。

然而這本《Top100 國際關係用語熱門榜》帶給我一些不同的想法,讓我看見了可能不這麼做的理由。有時候,即使是對的事情也不能支持,而必須顧及到平衡。國際關係很像是我們的日常社會,各個國家之間互有往來,亦有交好與交惡。其中一個很大的不同點,在於發生爭執時往往沒有一個更大的勢力來仲裁。兄弟在家裡吵架有父母主持公道,校園裡的爭執有老師來評判,社會上的不和有法律為依歸。但國際上的紛爭就沒有更大的權力可以來管轄了。

歷史上曾經出現的狀況有多國平衡、兩極平衡、以及單極平衡。在多國平衡的狀態下,每個國家都沒有太大的權力,無法單憑一己之力改變現狀。不被認同的行為(如侵略他國)會被其他的國家所牽制,從而避免。兩極平衡如美蘇冷戰,兩大陣營對峙,誰也不敢越雷池一步,因為對方與自己實力相當。冷戰結束後,美國成為超級強權,以其優越軍力與科技扮演起世界警察的角色。

以現今的國際情勢來講,我們思考一下歐洲的處境:美國的軍力處於世界之冠,可以攻打世界的任何地方。對歐洲國家而言,雖然並不是直接的敵人,美國仍然是「非我族類」,不在自己的控制底下。因此美國權力的無限擴張,絕對是他們所不樂見的。如此一來,法國發言譴責美國出兵伊拉克,此舉就變的非常合理,而且無關乎他們是否真的覺得這件事情不道德。不論合不合正義,為了法國的最佳利益著想,都要反對美國。哪一天美國變的太強大,征服了世界上其他的國家,最後被征服的目標,就只有自己。相對的來講,如果削減美國的勢力,而中國能夠崛起,那麼歐洲就可以在新的世界裡成為一個更重要的角色,與此二者分庭抗禮。

這種想法有點像是日巡者夜巡者的主題。沒有絕對的公理與正義,只有平衡。但在這本科幻小說內又有大法庭的設置,凌駕兩巡隊之上,有點可惜了這個主軸。

因此對的事不一定是該支持的事。每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,都不希望看到太強勢的勢力出現。在國際關係這種沒有更高勢力管轄的競爭領域固然如此,在區域性的團體中亦然。例如說一個國家內的兩個黨競爭,或是一個黨內的兩個派系競爭,可以避免這個組織受到少數人的掌控而走向極端。但是另一方面,對整個組織而言,又需要內部成員的團結合作才能夠成長。兩黨必須有某種程度的妥協,政府才能夠運作;一個黨推出候選人後,衝突的不同派系又必須團結支持自己的黨。

敵對與合作,都是常態。正確來說,是根據狀況所需,時而敵對,時而合作。那麼正義的位置在哪裡呢?很遺憾的,正義在大多數時候,只有在剛好與我的利益相同時,拿出來當宣傳口號。也就是說,正義鮮少是首選考慮的重點。否則,美國早就支持台灣、西藏獨立了,不是嗎?平衡,或著另一方面講,自己的利益,才是最重要的決策依據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