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來我印象中的荷蘭—開放、自由、紅燈區合法與大麻—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事情,和從前海上霸權根本是兩回事。雖說如此,往前追尋還是可以看到一點歷史淵源。Amsterdam的興起相較於其他城市相當晚,大約1300年才成立,真正壯大要到1600年。推動城市的力量是經營貿易的商人,同時也代表很大的政治力量。所以對他們來說,國王、主教,那些都是可有可無的東西,能夠賺錢才是真的。
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宗教上。荷蘭在宗教革命之後變成新教,但是沒有完全把天主教徒逐出。反正沒有礙到我,何況很多都是有錢人,還是讓他們留在荷蘭比較好。天主教徒在某間房屋的閣樓有秘密教堂,禮拜天的時候在那做禮拜唱詩歌。於是就有人去檢舉啦!警察就說,喔,那我們哪一天去臨檢咧?禮拜三是個好日子,禮拜三好了。於是大家相安無事,經濟蓬勃發展。
昨天還去看了紅燈區。紅燈區的歷史就跟城市一樣久,對一個充滿水手的城市而言這個市場不可忽視。紅燈區的正中央是一座教堂,為什麼教堂會在紅燈區呢?因為水手們去破戒之後,就可以來懺悔;只要捐一點錢,就可以贖罪。後來教堂也賣起預付贖罪券,可以先買好再去happy。
某天,在紅燈區教堂邊的地板上出現了這個雕塑,一隻手正在摸一個乳房。市政府把它拆掉,卻遭到民眾抗議,只好又把它裝回來。不知名的乳房、不知名的手,再加上連藝術家也不知名!其實頗有紅燈區的精神。
看到很多往前傾的房子,本來想說是不是因為地基太淺所以久了就歪掉。後來才知道房子是故意蓋成這樣的!因為房子是用寬度課稅的,所以大家都把房子蓋得窄窄的,裡面的樓梯也超難爬,更不用說搬東西上去了。他們很聰明地在房子頂裝了一個掛勾,就可以用滑輪把貨物吊上去。前傾的房子可以避免貨物一直撞到牆壁。
Amsterdam有好多好多的遊客,尤其是在車站前面這條路。
其實運河裡面的水看起來不是很乾淨,不過想來已經比以前好很多了。以前的人都把垃圾往運河裡丟。
據說是全Amsterdam最窄的房子,就在最寬的橋旁邊。
新的建築都在外圍的市區,有不少相當有趣的建築。這座橋也有點惡作劇,上面的鋼樑根本就沒有支撐作用。
城市擴張迅速,常常要跟海借地。可以看到高大的建築就幾乎蓋在水面上。
十點鐘的夕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