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午的行程是Tübingen,下午的行程比較像是參觀留學生的生活。我們在宿舍裡好奇的問東問西,想要了解在國外留學到底是怎樣的感覺,也順便聊聊台灣發生的事情。其他的改變不提,最明顯是吳奕緯的德文變得超流利的!看起來完全不用思考要用什麼字,跟德國學生有說有笑,真是令人欣羨。這趟旅程又讓我多了一個願望:有一天我要去法國混三個月,我也要把我的法文練好!
不知不覺就忘了時間,還到超市去買東西回來煮晚餐,結果弄到超晚才回到Stuttgart。看來留學生都自然會學會自己煮飯的技能,我在吳奕緯的廚房裡才想到,我在Amsterdam搞不好也是要自己煮晚餐!之前好像完全沒有想到這回事。不過就算先知道了好像也不能怎麼樣,總不能扛個電鍋來玩德國吧。
相較之下,今天到Heidelberg雖然也是個大學城,卻很明顯比較像個大城市。其實Heidelburg離Stuttgart有120公里,Mannheim還靠近許多。號稱全歐洲最長的行人徒步區,不過一旁都是些有名的牌子,看起來不像是給學生消費的地方。不知道在五百年以上歷史的大學裡面唸書或是研究是什麼感覺?我想像,也許會多一分謙遜吧:過去所有的大師在時代的最尖端,如今看來卻是那麼落後;但可能也有一番使命,要把知識的界限更往前推進。
往山上去欣賞被法軍轟到剩下一半的城堡,廢墟也是別有一番美感的。我們一直在想,如果它是完整的城堡,還會特地上來看它嗎?裡面還有個大酒桶,跟著指示進到城堡的一角,果然發現一個很大的酒桶。高興地跟它拍完照,才發現原來這是小酒桶(Kleine Fass),真正的大大酒桶(Große Fass)還在旁邊!真的很大,大概兩層樓高;不過因為年代久遠又是木頭做的,裝了酒會漏得很嚴重,所以現在不再裝酒了。
在廣場上與飛機上碰到的德國人Niels碰面,他在德國長大,但目前在澳洲工作,回家來渡假。他帶我們走到對面的哲學家之路上,從那邊眺望Heidelberg的風景相當不錯,還可以順便看到城堡。這裡雖然是個大學城,不過看起來已經發展出許多其他功能,包括是個觀光客聚集之地。在河邊流連一番,為河面上的帆船們喝采後,就準備回到Stuttgart啦。就此結束紅屋頂小鎮之旅,接下來就是黑森林囉!
在海德堡大學的104講堂認真唸書。這個大講堂裝飾得很華麗,天花板上的四個圖像分別代表創立時的四個學院。現在只有重要的演講或是音樂會才使用。
市區貼著河流,相當有情調。不過有幾次淹大水,就把市區也一起淹掉了。
我和Niels,俯瞰Heidelberg市景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